普惠金融的意義與發展

普惠金融的意義與發展

普惠金融的意義與發展

在全球的經濟發展當中,”普惠金融”被視為減少貧窮以及繁榮經濟的關鍵推動政策,那倒底何謂普惠金融?為什麼它這麼重要?與金融科技有什麼關係?讓我們在此文章一探究竟:

在這篇文章,您可以獲得以下重點:

  1. 普惠金融的定義及發展
  2. 如何衡量普惠金融的等級?
  3. 那些因素影響普惠金融的發展?
  4. 普惠金融案例
  5. 普惠金融與金融科技

普惠金融的定義

普惠金融是聯合國於2005年提出的金融服務概念,意指普羅大眾均有平等機會獲得負責任、可持續的金融服務;又稱包容性金融,其核心是有效、全方位地為社會所有階層和群體提供金融服務,尤其是那些被傳統金融忽視的農村地區、城鄉貧困群體、微小企業。近年來,隨著科技與環境的快速演變,「金融科技」成為推展普惠金融的重要力量 。

聯合國普惠金融倡議 (UNSGSA, UN Secretary-General’s Special Advocate for Inclusive Finance for Development) 在2013年指出:「普惠金融是經濟成長、創造就業機會及社會發展的驅動者或加速器」,並提倡「金融是為所有人服務,而不只是有錢人」,這也是普惠金融最大的願景與目標。[1]

普惠金融的特色

要說明一個國家執行普惠金融的程度,我們可以從其特色及條件來觀其一二:

(1)所有家庭和企業都能夠以合理的價格獲得一系列金融服務,包括儲蓄、短期和長期貸款、租賃、代理、抵押、保險、養老金、支付、本地匯款及國際匯款等,這些服務以前只被那些“銀行可接受的”人享有;

(2)擁有健全的機構,這些機構遵循合理的內部管理體系、行業業績標準、市場監督機制,並且在需要時接受合理的審慎監管;

(3)具備財務和機構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這種能力是機構長期提供金融服務的手段;

(4)擁有多樣化的金融服務提供者,併在任何可行的情況下,為客戶提供具備成本效益且種類多樣的金融服務(包括一系列私營、非營利性及公共金融服務提供者)。

                                                                       圖1:一名女子使用ATM機器操作領款

普惠金融的評量標準

據了解,G20普惠金融指標體系按金融服務的使用情況、可獲得性和質量等三個維度制定了29項指標。這些指標將對政府採建立完善的法律和監管框架,加強數字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提出指引。對企業而言,新的指標體系則意味著在完善徵信、風控的能力,在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方面加強研發展開新一輪的競爭。

表1:G20所提出的普惠金融指標

當然,不同國家針對普惠金融的評量標準也依據國情以及國家政策有所不同,以印尼來說,兩億多的人口,卻有高達70%以上的人是unbanked(沒有銀行帳戶)的狀態,因此,印尼政府在國家普惠金融政策上,展現了積極的目標政策;同時有趣的是,印尼人口的手持行動裝置滲透率高達67%,人口平均年齡為30歲左右,充滿許多科技愛好者,也因此,印尼的行動銀行APP下載用量在過去兩年的時間呈現大幅成長,加速普惠金融的速度。[2]

 

普惠金融的案例

普惠金融最經典的案例,是孟加拉的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創立「鄉村銀行」,目的是希望賦予窮人擺脫貧窮的機會,在無需擔保或抵押的情況下,也能獲得小額貸款,讓他們能透過創業為生活帶來改變。此概念獲得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肯定,並且已有多國紛紛將「建立普惠金融體系」作為國家重要策略。

 

普惠金融與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將成為推動普惠金融的重要力量。金融科技有助於普惠金融的實踐,讓金融服務的觸角打破時間與地域限制,可以更深、更廣地延伸至大眾的日常生活,如支付、存款、貸款、保險等。而Bank 4.0(banking everywhere, never at a bank)也讓金融服務呈現全新面貌,銀行從「實體」領域進入「數位」,純網銀、金融科技公司的出現,提供大眾全新的數位金融體驗,實體銀行則透過數位轉型,打造虛實整合的全通路服務管道,讓普惠金融價值更貼近生活。

 

以數位貸款為例,申貸者過去的信用紀錄與資產不再是唯一指標,透過AI、大數據等技術,能讓更多評估因子及未來效益納入新的評估標準,使沒有信用記錄的申貸者也能獲得公平合理的貸款方案。以Kabbage美國線上信貸機構為例,透過技術打造信用評分平台,評估借款人的信用紀錄、社群媒體等資料,再由後台進行自動化審核,即時提供信貸服務。在台灣,玉山銀行也推出「e指系列線上貸款」,讓顧客隨時隨地透過手機即可申辦房貸、信貸或小微企業貸款;更於2020年提供進階服務「e速貸」,只要符合申辦資格,最低額度只要2萬元起,就可以透過線上申請、線上對保,在營業時間內最快58秒就能完成撥款。

 

數位化提升了金融服務的可及性,而下一步該如何讓更多金融弱勢族群,得以透過融資協助與輔導等機制,提升金融風險抵抗力,正是體現普惠金融價值的重要關鍵。政府近年來,針對產業面、企業面及就業面議題,推動「地方創生」、「創業生態系」、「投資青年」等政策,鼓勵金融業透過跨業與跨界合作,透過資源加乘,協助偏鄉經濟發展、打造友善之創(就)業環境,進而達到普惠金融的正向循環。同時,金融科技背後的重要支持,就是科技工具以及技術的發展,這包括了以下幾點:

  • eKYC線上客戶流程 (查看更多關於eKYC文章,點擊這裡)
  • Biometric生物辨識技術
  • AI人工智慧機器深度學習
  • Clouding雲端技術
  • Open API應用程式介面

在數位化的時代,透過以上這些技術以及工具的應用,普惠金融的速度更可以加快,讓更多人可以用更便利且安全的方式就可以獲得金融服務。

 

凸版蓋特 eKYC 解決方案 

TOPPAN IDGATE 凸版蓋特iDenCard 解決方案提供人證比對以及身分證真偽辨識功能; iDenFace解決方案提供AI人臉辨識、靜默活體偵測以及防止身分偽冒功能。 

TOPPAN  IDGATE的人證比對技術,設計使用者操作直覺的拍攝方式,擷取身分證照片比對使用者人像,以色彩校正確保照片來源品質,並利用靜默活體偵測與AI模型進行特徵值比對,確保使用者與身分證上的人像為同一人,並為擷取資料進行加密,增加eKYC流程的安全性。 

iDenCard提供臉部識別以及運用相似度檢查解決方案,進行身分證真偽辨識,可滿足法規需求並進一步減少人工審核成本。可支援多樣化的銀行服務,包含銀行帳戶開設與貸款申辦等等,使註冊客戶可使用真實證件搭配行動裝置進行便利驗證,並確保線上金融服務的安全性與合規性。 

使用TOPPAN IDGATE的解決方案可防止身份冒用,網路釣魚和自動執行流程,以順暢直覺的用戶體驗提供最高的安全級別。 

關於TOPPAN IDGATE凸版蓋特資訊

凸版蓋特資訊由一群Fintech 領域好手共同創立,秉持改善市場中”數位身份驗證eKYC”的願景。憑藉多年深耕”數位金融安全”產品的經驗以及經過市場洗禮的成功案例,兼顧金融產業端與終端使用者的需求,提升瞭解決方案全方位的品質。

團隊設計的解決方案帶給客戶最佳的使用體驗。使數位金融服務登入與交易在使用者可確認的安全保障下進行,揮別舊式方法的缺點。優化智慧手機前置鏡頭影像擷取和AI 臉部辨識技術,改善身份驗證流程。聯絡我們

想了解更多嗎?點擊最新解決方案

李家悅 Janis Lee
凸版蓋特資訊TOPPAN IDGATE 行銷經理

參考資料:

[1] https://www.unsgsa.org/financial-inclusion

[2] DS Innovate & Telkomsel Whitepaper 2021